2023年9月21日,第八屆全球華人品質峰會在新加坡成功召開。此次峰會由全球華人品質聯盟(籌) 主辦,新加坡質量學院承辦。峰會圍繞“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人工智能與品質保證”的主題,邀請來自港澳臺、內地和新加坡的華人質量界專家學者和質量管理標桿企業代表,從多個角度展開研討,交流分享具有華人文化特色的質量理念和管理實踐。

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王琳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本屆峰會的主題“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人工智能與品質保證”是經歷三年多疫情之后,在世界局勢、全球經濟和環境變化的大背景下,對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進步和質量的契合有感而發的思考與吶喊。中華文化歷來強調對人的尊重和關懷。古語“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人類的一切活動與創造,只有在為了人的時候才具有意義。這既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質量管理的基本原則。在當今工業4.0時代,技術進步已然走在了質量管理的前面,現有的質量管理理論與實踐面臨許多新問題,大量錯綜復雜的不確定性使得傳統質量方法難以為繼,從而引發了質量界對“全面質量管理之后”的“質量4.0”的思考。我們須用更加深邃的歷史眼光、更加寬廣的世界視野、更加淵博的文化造詣,深刻認識和把握時代的發展要求和根本趨勢,和諧共生、互助共贏,不斷開拓、創新品質保證方式、質量創新方法和質量治理體系,緊跟并始終站在時代前列,共同推進高質量發展,更好地造福華人世界乃至世界各國的組織與人民。

論壇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前質量管理處處長、工學院院長、前工業及系統工程系教授、新加坡質量學院顧問吳桐毅博士帶來了題為《質量專業的"DMAIC"》主題演講,深入淺出地運用六西格瑪中的“DMAIC”帶大家回顧了質量專業的性質,并討論它面對的挑戰以及維持其優勢所迫切需要的考慮和調整。美的集團武漢制冷設備有限公司品質部部長劉亞軍先生,圍繞美的獨特的“5全5數”智能質量管理模式,分享美的如何通過“5全5數 ”創新實現全價值鏈業務場景的智能分析、智能預警、智能管控、智能預測和智能決策。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智慧學院院長林文燦先生,介紹了來自臺灣苗栗縣銅鑼鄉的最新研究成果,講述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繪制杭菊的烘培曲線、建立最佳模型,通過自動偵測、自動控制,進行更深層的數據分析,從而減少人力需求和提升杭菊的烘培技術與成效。香港品質學會前會長黎劍虹先生現場分享了香港品質學會支持優質初創企業的可持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臺灣醫療品質協會監事黃偉春先生發表了題為《醫療質量提升之孫子兵法策略運用》的主題演講,生動分享《孫子兵法》如何在當今醫療質量管理中綻放新光彩。
中國質量協會副會長兼副秘書長王琳為此次峰會總結陳詞。她指出,當今形勢發生著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們不但遭遇著疫情后經濟復蘇、國際挑戰、區域動蕩,而且面臨著新時代、新科技、新需求的挑戰,然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著新的突破,需要我們拿出新魄力、開拓新方法,展現新氣象。質量離不開文化的基因,全球華人品質聯盟,就是基于中華文化的融通,聯系大家的紐帶。我們堅信中華文明的強大韌性將激發我們、支撐我們這個聯盟為品質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質量協會推薦的21篇優秀論文成功在第八屆全球華人品質峰會發表。這些論文分別圍繞本屆大會主題、品質管理模式與創新以及華人特色的品質管理等主題展開論述,反映了各類組織在新時代質量管理大背景下的實踐經驗總結。本屆峰會的成功舉行,進一步促進了華人品質同仁相互之間的理解與包容、交流與合作。
全球華人品質聯盟(籌)由中國質量協會(CAQ)、中華臺北品質學會(CSQ)、香港品質學會(HKSQ)和新加坡質量學院(SQI)于2015年共同發起。聯盟致力于為世界各地的華人搭建品質溝通平臺,凝聚全球從事品質事業的華人力量,構建具有華人特色的品質管理體系,以提升華人品質管理水平和品質形象,弘揚優秀中華品質文化。自2016年起,聯盟每年組織召開全球華人品質峰會,至今已舉辦八屆。2024年第九屆峰會將由中國質量協會承辦,在北京舉行,共議全球華人品質聯盟發展的美好藍圖。